最近几个月,国际MCU产业发生了一系列重组,例如富士通MCU部门卖给了闪存厂商Spansion,三星出售了其8、16位MCU部门, Silicon Labs收购了低功耗ARM Cortex MCU厂商Energy Micro。这是否意味着MCU业务已趋于利润的红海,比较难做?

然而,与此同时,本土最大的闪存厂商——北京兆易创新公司爆出冷门,宣布进军MCU业,推出了国内第一个基于ARM Cortex-M3系列的通用MCU——GD32F103。兆易为何要切入MCU市场?这是否说明MCU市场还有很多机会?跨国公司现在热衷发布基于ARM Cortex-M4和M0/M0+的MCU,兆易为何选择五六年前的老核——M3作为敲门砖呢?

MCU厂商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公司的销售总监唐群分析认为,三星、富士通等国际知名半导体公司纷纷退出MCU业务,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1.MCU市场的反应加速,产品研发、生产周期与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际大厂越来越难跟上节奏;
2.MCU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利润率却逐年下降,三星、富士通这些大企业宁愿把精力投入到增长点更高的业务上;
3.这些年日系、韩系MCU的最终客户如家电市场方面的份额也在逐渐减少,受这些客户端的影响,三星、富士通的MCU业务自然也不断萎缩。

富士通和三星卖掉全部或部分MCU业务,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发展适合本公司战略方向的业务,同时还可以利用手上的IP等来回笼资金。

兆易MCU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邓禹分析道,Spansion的特色是并行NOR Flash,另外Spansion很大一块利润来自于汽车车载业务。富士通MCU在汽车领域也是强项,日本是汽车大国,富士通在日本汽车MCU业排名第二,所以Spansion的收购可以巩固在汽车市场的实力。

笔者认为,同样是MCU的专业厂商,美国Silicon Labs收购欧洲挪威的Energy Micro公司,可以增强二者在MCU业的联合实力,并使Silicon Labs更顺利地进军低功耗领域。

尽管如此,“本土MCU企业的发展前景会很广阔”。上海海尔的唐群指出。因为一方面,国内电子市场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在家电、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物联网、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发展迅猛,很多本土品牌也逐渐成长,占据主导位置;另一方面,作为本土MCU供应商的企业更容易与本土企业、市场配合,反应会更灵活、快速,沟通更顺畅;再有,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本土MCU企业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开发经验,产品质量逐渐可以达到世界级水平。  

兆易:MCU仍然是蓝海

兆易的邓禹谈到其进入MCU市场的原因和发展考虑。

*降低企业风险。第一,兆易过去两年在Flash上的业绩成长非常快,去年营业额已突破1亿美元。但是兆易也看到芯片业过去有很多一代拳王——如果你的产品太过单一化,在产品生命周期过去之后,可能就会找不到后继发展的产品。因此,兆易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当公司营业额上亿美元后,要去找新的市场/产品线时,你不可能会去看一个市场总量只有一两千万美元的,需要寻找市场总量足够大、又有很大成长空间的产业。兆易看到很多大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像手机、平板电脑处理器等。另一个角度,兆易也看到一些CPU/MCU厂商原来是从做存储器起家的。而且现在MCU里的Flash是必备功能,甚至有人把32位MCU直接称为Flash MCU。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一,MCU的市场总量够大。全球一年有几百亿美元的市场容量,在中国今年将近有三百亿元人民币的。

*选择MCU架构。当前的一个大趋势是MCU正从8位、16位向32位转移,ARM Cortex-M架构成为32位MCU的主流。而此时兆易也认为是切入的好机会。因为早期做MCU的公司,都要先去教会用户怎么来用,MCU公司要去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编译工具、开发环境、应用指南等,这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ARM进来以后,把这个游戏规则改变了,这样降低了兆易进入MCU的门槛。

生命周期较长。MCU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特点:产品生命周期非常长,不像一些数码消费电子,开发出来可能过一年就被替代掉。

*选择Cortex-M3核。近两年,国际主流MCU厂商推的是Cortex-M4或M0/M0+,兆易为何选择了一款老核?邓禹解释道,因为一家欧洲公司已经在M3 MCU市场上非常成功了,其他公司只得另辟蹊径,所以拿M4去拼。兆易选M3的最主要原因是最大量32位ARM MCU还是在M3这块,兆易希望从最大的市场切入;另外,“作为一家新进来的中国公司,不要去做市场的开拓者。”

在Cortex-M3领域,众多跨国公司绕开M3 MCU,兆易有何利器切入?在兆易看来,欧美公司之间竞争会比较困难,但是中国公司跟欧美公司竞争,应该还有很多优势,第一是中国市场上,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国内代理商和客户的反馈一定是价格,而且现在不光只是中国市场上需要低价格,从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市场也需要低价格的产品,而且现在欧美买家也精明起来,来中国市场采购产品时,也非常非常在乎价格,例如欧美买家去采购一个产品,会找来几家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的报价,并让每家都把自己的BOM(物料清单)列出来。在中国,每一家OEM的系统整机厂家都有一些独特的采购渠道优势,像同样做手机,我的屏会拿来的价格低一些;你可能跟处理器厂家更好,因此处理器拿来的价钱较低;他可能拿存储器的价钱低……。欧美厂商会把几家中国OEM的BOM的每一项最低价格重新组合,攒出一个新的BOM,最后拿给各家系统厂家,说谁能够做到这个成本,我就买谁家的。

“对兆易来讲,兆易一定是说有机会做得价格更低。”邓禹充满信心地说。兆易现在卖的M3MCU有在1美元以下的,而且兆易明年上半年会推出0.5美元的芯片,这个价位甚至可以抢很多8位市场。因为业界的通常定位是:M0在1美元以下的市场; M3在1~2美元; M4是2~3美元区间。

更高的性能。兆易的口号是“更高的性能,更优的价格”。同样是M3,兆易跟一位主要M3MCU的竞争对手比较,对手的主频是72MHz,兆易是108MHz,比竞争对手高了50%。甚至在108MHz,兆易的Flash也是零等待的,而这位对手在72MHz时的Flash读取需要加2个等待周期,可见兆易即使在同等主频下,代码效率也高了30%。另外,兆易的动态功耗也做得较低。

上海海尔的唐群指出,与国际MCU厂商相比,上海海尔集成电路的优势在于:市场反应更快,更灵活;同时本土化团队对客户的了解更深入,沟通更方便;另外有集团系统的战略支持,耐久力更强。上海海尔坚持“质量,方便,快速”,这是成功的基石。

量少分散的市场推广策略

很多通用MCU市场的客户是量少、多样化。上海海尔称,为了让工程师更方便地了解和使用产品,其在努力完善服务平台。今年上海海尔开设了专门的400客服热线和在线客服,配备专门的技术工程师负责回答问题;另外在国内知名的电子论坛上开设了论坛,网友可以自由在网上讨论、提问,上海海尔还总结了很多方案放在论坛里与大家共享;针对部分工程师反应“在市场上买少量海尔MCU比较困难”的问题,公司正与国内电子分销的领军企业洽谈合作,开辟网上零售业务。此外,还编写了《海尔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等教材,方便工程师熟悉产品。

兆易的邓禹称,其MCU产品4月份发布,现在已经收集到几百家客户,但每家的客户量都不大,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国内很多厂商不太愿意进来去做通用MCU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对擅长做Flash的兆易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此兆易积极发展代理商,已有将近十家代理商。现在有一家代理商/方案商,做出的开发板只有60元人民币,方便本土客户应用。

做长远打算

嵌入式领域的服务长达8~15年,本土MCU公司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有长期发展路线图?“兆易既然已经决定做MCU产品线,因此也有一个长期的打算。”邓总说,“兆易不可能在一两年之内马上就赚一大笔钱。但兆易愿意做长时间的投入,来耕耘这块市场。”为此,公司已制定了MCU的路线图。继今年4月发布GD32F103后,兆易在6月中旬发布了GD32F101系列入门级产品,并将在9月发布新的103系列,会达到2MB Flash,96KB SRAM。未来,兆易还会发布105、107系列,对应以太网、USB Host等功能。另外,明年开始规划和研发M0+ MCU,进军低功耗市场。

“规划很重要,因为对用户来讲,他可能是今天开发基于你的一个小MCU,将来用户需求增加了,可能需要更大的Flash和SRAM,但客户希望你的管脚是兼容的,客户不需要再重新去设计。”

“兆易瞄准的是世界上第一名的竞争对手,兆易的目标其实并不低。”邓禹说。

上海海尔的唐总称,上海海尔成立于2000年,产品由最初的8位通用型MCU基础上扩展至32位的标准专用产品线,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控制、触控等广泛领域。未来还会向低功耗、高精度、高速化的产品突破,在医疗电子、物联网、移动数码等应用领域扩展。

上海海尔的发展策略是通用与专用相结合。经过多年自主开发,上海海尔已具备了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能向客户提供芯片定制服务,帮助客户实现特定的附加价值。

同时,技术支持平台上,上海海尔也会更加完善。如C编译、开发工具、开发套件、应用方案和资料等,会持续加强和完善。

上海海尔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尊重知识产权,迄今,上海海尔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专利34件。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上海海尔始终以保证产品品质和帮助客户提高系统性能、降低产品开发风险、减少系统总成本以及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为己任,力求以精湛的专业能力和成就客户的理念为全球各地区各应用领域的客户提供具有一流水准的高质量产品、稳定的供货和技术支持服务。上海海尔坚信:经过长期不懈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坚持市场开拓,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上海海尔一定会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MCU第一流品牌供应商。

小结

近期国际MCU业的重组或整合,势必会带来下一步竞争的加剧。本土企业利用地缘、低成本、性能等优势,在不断增长的MCU业内顽强地生长,并寻找机会做一流MCU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